晶瑩剔透,是皮膚水嫩透明的極緻呈現
保濕成分,就是皮膚「晶瑩剔透」的關鍵鑰素
真正了解保養成份,購買保養品時,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!!化妝品中常用的保濕成分表皮的角質細胞,就如同牆面上的磚塊整齊排列,透過水泥的作用將它們緊密聯結;而化妝品中補水的成分;就如同牆面上的水泥,在皮膚保水作用中;扮演著關鍵的角色。以下針對保養品中常見的補水成分為您一一解析:
1.透明質酸﹝Hyaluronic acid﹞
又稱醣醛酸或玻尿酸,簡稱HA。西元 1934年美國Meyer教授,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玻尿酸,研究中發現,它大量存在於人體的真皮層及結締組織,與皮膚的緊實、彈性有絕對的關係。人體中的玻尿酸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流失,以嬰兒時期100%為換算基準,30歲時已降至 65%,60歲時含量僅剩25%,這就是嬰兒皮膚豐潤、有彈性的原因。因為1公克的玻尿酸可以吸收500cc的水分,它500倍的吸水能力,是膠原蛋白的16倍。所以,它是目前化妝品中、最熱門的保濕抗老成分,也是皮膚科抗老除皺的皮下注射劑,幾乎完全取代了膠原蛋白的地位。但是,由於成份價格高貴,相對在產品及療程的價格上也不便宜。玻尿酸的來源,早期從雞冠及牛眼玻璃體中萃取,但由於動物疫情及提煉成本考量,現在多採微生物發酵法製造,以鏈球菌或乳酸菌發酵培養,再過純化處理後取得玻尿酸。
2.聚麩氨酸﹝Polyglutamic Acid﹞
簡稱γ-PGA。日本生化科技業者,有鑒於狂牛症及口蹄疫等動物性疾病對化妝品市場的衝擊,在試圖尋找植物醣醛酸、膠原蛋白時,研究發現「大豆蛋白」經過「枯草納豆桿菌」發酵作用後,會產生一種黏稠狀的物質γ-PGA,這種成分不但具有保濕修復作用,它吸水保濕能力高達5000倍,而納豆以筷子夾起時,會有類似起士拉絲的現象,就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γ-PGA。聚麩氨酸﹝γ-PGA﹞,是一種胺基酸型的保濕劑。它會轉化成天然保濕因子,在皮膚上形成保濕薄膜,也因它與表皮蛋白質構造相似,所以有絕佳的親膚性。
3.膠原蛋白﹝Collagen﹞
網狀層中的膠原蛋白結構與緊實度有關, 而年齡增長或陽光過度曝曬,都會造成膠原蛋白流失而導致鬆弛及皺紋產生。保養品中所添加的膠原蛋白,作用在於皮膚表層保濕、同時修復受損組織。 若經過水解作用成小分子或透過導入儀器及特殊載體的導入,能有效深入底層發揮深層作用。膠原蛋白;具有吸水保濕 30倍的能力,萃取自動物的皮膚及筋腱、軟骨等結締組織,以牛、羊、豬、魚為主。 由於狂牛病、口蹄疫等動物疫情的因素,在衛生單位嚴格管制來源下,目前以深海魚類為最主要萃取來源。
4.神經醯胺﹝Ceramide﹞
神經醯胺是一種親脂性的保濕成分,是角質細胞間緊密連結的重要成份,維持皮膚角質含水率的平衡。 但隨著年齡增長;角質細胞連結不佳,而產生乾燥、粗裂的現象。 因此外在補充神經醯胺保濕成分,可快速改善皮膚乾燥、粗荒。 萃取來源原本由牛、羊神經組織液取得,現在已可藉由生化技術從稻米、玉米、香菇等植物中萃取獲得。
5.天然保濕因子﹝NMF﹞
天然保濕因子就如同海綿,緊緊抓住水分。肌膚缺乏天然保濕因子﹝NMF﹞,就會乾燥、失去光澤,甚至敏感。 許多敏感性肌膚,就是因為皮膚缺乏天然保濕因子﹝NMF﹞所導致。而天然保濕因子﹝NMF﹞卻容易因空氣乾燥、過度清潔、年齡增長而流失,所以,必須藉由外用保養適度補充。因稻米含豐富胺基酸,所以天然保濕因子﹝NMF﹞的萃取來源,都是來自於稻米。
6.海藻萃取物﹝Hyaluronic acid﹞
海藻是多功能的食品與化妝品原料,具有全方位美容功效,海藻膠中的黏藻素(mucin)具有保濕柔軟肌膚的功效,豐富的礦物質能促進細胞新陳代謝、鎮靜紓緩肌膚。 因此保養品中,凝膠劑型的保濕凝膠、保濕面膜普遍使用,是一種多功能、全方位的清爽保溼添加成份。
7.蘆薈﹝Hyaluronic acid﹞
蘆薈是一種百合科的植物, 在羅馬時期及中國宋朝即有醫藥的記載,針對跌打損傷、膿瘍、濕疹,均有顯著療效。蘆薈中的酯酸花衍生物,具有保濕作用。高量的木質素,具有收斂、抗發炎的功效。 蘆薈,是一種兼具保溼、收斂、抗炎、的多功能保養成分。因此,美容美髮用品中,訴求保濕、抗炎、修復功效的產品普遍添加。
8.多元醇類
甘油、丙二醇、丁二醇、山梨糖醇都屬於多元醇類,都是化妝品中普遍使用的保濕添加劑, 其中以甘油最常使用。 但外在環境溼度會影響它們的保濕能力,但此類成分價格經濟實惠,也因此普遍被添加在化妝水、乳液、營養霜當中。

備註: